臺北市向5G城市進擊:資訊局與中華電信簽署5G及智慧城市創新應用服務合作備忘錄
今日下午代表市府並與經濟部技術羅達生處長與中華電信謝繼茂總經理共同見證本府資訊局與中華電信行動通信分公司簽署5G及智慧城市創新應用服務合作備忘錄,預計未來智慧城市可從以下幾個大方向合作:包含行動通信網路整合智慧路燈相關應用之概念驗證、智慧城市創新應用展示體驗及場域驗證,以及5G創新應用展示體驗及場域驗證。
經濟部技術處羅達生處長在致詞時提到,5G結合商業行為的模式已經是世界的趨勢,透過這種大數據的科技技術建置,將能有效的幫助產業朝向智慧化的方向升級,並利於各行各業的產業發展,提升國家經濟實力。
中華電信總公司謝繼茂總經理在致詞時也提到,5G是未來智慧科技發展趨勢的必要元素,而智慧路燈的載體設置更可視為臺北市發展智慧城市之關鍵基礎建設,透過與市政府的合作,期許藉由公私協力的模式,對於發展台北成為智慧城市的目標產生有效的助益。
本府為了促進智慧城市創新應用服務之發展,加速5G及物聯網的佈建與成長,以智慧科技解決城市問題,依「臺北市智慧城市產業場域實驗試辦計畫」開放臺北市為5G實驗場域和應用場景,並號召民間產學研進行各種5G及智慧城市創新應用服務的POC驗證合作,協助業者進行解決方案之展示體驗、原型設計、驗證及優化,及早佈局5G商機。
我在致詞時提到,路燈因廣泛均勻分佈在城市中,因此路燈及號誌桿即可作為網絡串聯之重要運用載體,其能夠搭載5G、NB-IOT(窄頻物聯網、低功耗物聯網)基站台及各種智慧感測器,化身為城市裡的物聯網尖兵。這樣的運用可以讓路燈除了照明的功能之外,也可具備供應電力與網路的重要特點,成為串聯城市網絡的重要載體和發展智慧城市之重要基礎建設,不僅能夠加速5G及物聯網的佈建與成長,提升網路覆蓋率,而且可以發揮區域鏈結的綜效。
目前北市府也已依據地區特性推動不同的智慧路燈應用與試辦,去年在松山區健康路建置智慧IOT共桿,整合號誌、路燈、監視器及LoRa基站台,在228和平公園及花博圓山公園建置具備互動及休憩元素之多功能智慧路燈,並將信義路149盞路燈升級為智慧路燈,達成遠端監控、調光、點滅控制及故障自動回報,今年持續在臺北科學藝術園區、經貿二路、仁愛路、信義路等處進行490盞智慧路燈的佈建。
5G技術強調即時、大量、同地點、多人的資料傳輸,並且提供快速移動情境中的穩定傳輸優勢,不僅將促使新應用服務更為普及與廣泛,也讓現在已經發展的技術和應用服務,變得更為穩定可靠。北市府在5G及智慧城市創新應用服務的推動策略上,從今(2018)年起,選定以內湖科技園區、東區門戶-南港會展中心、南港軟體園區、信義計畫區、松菸文創園區為核心之區域,現階段同時以「臺北市智慧城市產業場域實驗試辦計畫」,號召民間產學研進行POC驗證。接續在2019年起至2021年的三年期間,市政府也預定編列預算13.4億元,分區分批次將全市11萬盞的路燈全面智慧化。這項智慧路燈更將開放並尋求業者合作能夠在路燈上建置5G、NB-IOT基站台及各種智慧感測器,以增進區內交通、警政、環保等公共服務效能,並且更進一步推展觀光、行銷等大數據的商業應用。
為了讓台灣在5G的發展商機中不缺席,台北市府了解中華電信、工研院、資策會共同發起成立5G國家隊,而且中華電信也曾表示將透過跨部會分工合作,整合ICT與智慧科技產業能量,上述的企業理念相當符合台北市推動智慧城市的策略。再者,經濟部一直以來,也聯繫本府希望台北市能夠協助把台灣5G系統產品做場域測驗、實驗台,希望透過測驗能將法規、技術、系統上的問題解決;發展台灣5G整體解決方案及創新應用服務,帶動相關產業轉型升級及輸出國際。
我認為,台灣40年來具備的高科技發展優勢,未來不但不能退卻,並且須積極發展。台灣下個20年必須掌握先進的IC先進技術與IC設計之主導權,此為台灣經濟命脈必須掌握之優勢,是經濟的硬道理。因此台北市政府會持續且必須協助ICT業界、個人之發展,使台灣ICT產業擁有全球智慧科技應用話語權,用心積極地打造「台北=智慧城市」之品牌。